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

胡瓜菌核病


菌核病屬土壤傳播性真菌病害,喜好低溫高濕環境。該病害在冬季濕冷季節時常出現於某些蔬菜類葉片、瓜果或莖部組織,其病徵會產生水浸狀軟腐病斑,當濕度高時被害組織上覆有白色黴狀物,像似疫病(圖一)而容易誤判,導致農友僅噴施防治疫病的藥劑,因而延誤防治菌核病之最佳適期,造成嚴重的損失。菌核病病徵在不同作物上表現不大相同,可危害作物葉、莖、根冠部、果實(),造成根腐、莖腐、頸腐、苗枯等病徵。白色的菌絲會特化成黑色大小不一之鼠糞狀(圖二)菌核。此病原可藉由菌核在土壤中殘存至下一季。患病部有無菌核的產生為分辨菌核病或疫病之重要依據
圖一、胡瓜被害組織上覆有白色黴狀物
圖二、白色的菌絲會特化成黑色大小不一之鼠糞狀菌核
本病在台灣多發生於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間。寄主範圍相當廣泛,常見的農作物有: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藍(1)、包心白菜、花椰菜、青花菜,還有萵苣、芹菜、甜椒、辣椒、豆類蔬菜、胡蘿蔔、番茄、胡瓜等蔬菜,禾本科作物則較少受害。

防治方法:
1.     選植抗病品種。
2.     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區或築高畦種植農作物。
3.     調整耕作期和作物行間距離或匍伏式改直立式栽培。
4.     瓜果類作物以直立式棚架栽培,且畦面覆蓋黑色塑膠布,避免果實與土 壤接觸而感染病原菌。
5.     目前無推薦化學防治藥劑,可參考植保手冊推薦瓜菜類50%撲滅寧WP稀釋2,000倍、或75%四氯異苯腈WP 稀釋500-700倍;果菜類可參考75%四氯異苯腈WP 稀釋500-700倍防治。
6.     保持田間衛生,病果、葉及病莖帶離田間。

參考文獻
1.林信山。1976。甘藍菌核病之研究。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。1:45-5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